一图看懂过去20年,中日经济模式的平行与分叉
中国正经历辉煌顶点后的艰难转型,而日本则展现了顶点过后的长期调适。两国都采用了国家深度介入、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模型,却因制度、发展阶段和地缘政治环境的差异,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。本信息图将为您剖析其核心异同与历史镜鉴。
日本拥有世界最高水平的政府债务,而中国的债务水平在快速上升,但结构性风险不同。
日本家庭资产极度保守(现金/存款为主),中国家庭财富则高度集中于房地产,风险敞口巨大。
贸易顺差巨大
引发美国经济压力
签署《广场协议》
日元被动大幅升值
国内极度宽松货币政策
为对冲升值影响
催生巨大资产泡沫并破裂
贸易顺差与技术崛起
引发美国全面遏制
展开贸易战
抵制单边施压
维持宏观政策稳健
加速技术自立与内循环
维护政策自主性,承受增长放缓
为对冲外部压力而采取的过度货币宽松,是催生资产泡沫的毒药。金融稳定必须置于短期增长目标之上。
房地产不能是长期支柱。主动、渐进地为市场降温,远比坐等泡沫猛烈破裂要好。必须果断处置不良资产,严防“僵尸企业”。
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尽早规划。延迟退休不可避免,建立可持续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至关重要。
产业政策需动态调整。对成熟产业要放手让企业全球竞争;对新兴产业,国家扶持后要适时退出,避免扼杀创新活力。